爱的使徒——约翰               
1
听众朋友们,欢迎你收听今晚的圣经讲座。上次与各位讲了耶稣的大弟子彼得,讲了彼得很难不讲约翰的,因为彼得、雅各、约翰是最接近耶稣的三位使徒。雅各、约翰是兄弟俩, 他们几乎与彼得、安得烈同时蒙召。圣经记载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 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召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太 4:21-22)。他们 一家都是捕鱼的,马可福音记载多一点:「他们把雇工留在船上」,而从原文及英文又可看不只一个雇工,所以说这艘捕鱼船不是很小的,从此知道约翰是生活在小康之家。
2
约翰这名字很普遍,以前在介绍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时已提到,它的意思是「神的礼物」、「神的恩赐」。耶稣又给他们起名叫半尼其,意思就是雷子,有的兄弟性格迥异, 但他们俩都很刚烈,或者有时还有点急躁。人看人有时会看错, 但耶稣的圣目洞察入微,祂既看到人的长处,也看到人的缺点。祂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人既不能靠自己性格中好的一面而得救,也不必因与生俱来的或后天养成的缺陷的一面而绝望,人可以在祂的恩典及力量中得到改变,约翰的例子就非常突出。一个雷子般烈性的人,在耶稣爱的感化和真理的教导下,终于成为圣经所说:「主所爱的」,也是在最后的晚餐时,将头靠在耶稣胸前最亲近主的人,约翰更被后世人赞誉为爱的使徒。
3
圣经记载了几件事足以反映约翰雷子的性格,一次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 ; 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路 9:49)。强使人与自己采取一样的思想、行动、不然就制止人,这是甚么作风呢?尤其在意识形态和信仰的、良心的领域强迫命令是无益、也是无效的。耶稣固然喜欢人相信祂,接受祂及跟从祂, 但祂从不希望剥夺人的自由选择权。当时约翰满以为耶稣会赞同他的看法和做法,但耶稣却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即使是真理也不应强迫人接受。一切用武力、暴力、行政命令的手段对付异己或推行自己主张的人,只会缩小自己的阵地、孤立自己。
4
约翰的打雷那样的脾气还不止于禁止异己,在另一次事情上表现得更强烈,圣经说:「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 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阿,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因为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就触怒了约翰,想要用天火烧灭他们,这是怎样的精神!耶稣转身责备他们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 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路 9:51-56 )。耶稣以爱的流泉不断冲刷约翰品格上的污泥浊水,并磨滑它性情上粗糙的棱角。是的!耶稣来不是要毁灭人而是拯救人,祂所召的不是完全人、好人、而是愿意成为完全及善良的人。
5
约翰非但曾是一个急躁强烈的人而且是在自私及野心上有份的人。圣经记载另一件事,当耶稣上耶路撒冷去,门徒以为耶稣快要登基做王了,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就是雅各和约翰上前来,拜耶稣,求祂一件事。耶稣说:「你要甚么呢?」她说:「愿你叫我两个儿子在你国里, 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的左边。」两兄弟簇拥了母亲来到耶稣面前,这里以母亲的口代他们说话罢了。从耶稣的回答中也清楚看出这一点,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甚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么?」他们说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前此约翰因着别人所做的错事就大发烈怒, 甚至想烧灭别人。他们兄弟俩的错误言行非但反映了他们自私的心,想在耶稣做王时占高位,而且引起了不良的后果, 门徒彼此猜忌怨怒。但耶稣并未向他发怒,更未想烧灭他, 约翰原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常人所有的缺点,他也有, 他与我们一样是生长在罪的影响之下。耶稣来就是要将人从罪恶中救出来。对失足落在泥坑或身上染有污秽的人,耶稣不是横加指责或嗤之以鼻,或看见了掉头而去,祂也不是说: 你自作孽不可为,或轻淡地说:「你自己爬上来吧!」祂是自己来到我们这个充满罪恶的尘寰,用手拉住我们,救拔我们。耶稣特别看到人因犯罪而毁损了上帝的形像,但并未丧失殆尽,耶稣固然发现祂所爱的门徒,约翰也不例外,有不少差错,但更看见他有许多长处,他刚烈有时暴戾,但他正直有胆识。
6
在耶稣被捕受审时,不少门徒逃散,彼得远远跟着,约翰却步步紧跟,唯恐看不见他所爱,更可说爱他的主耶稣,在许多人羞认耶稣,连彼得在威胁和压力下三次否认主时, 约翰一直来到刑场,停立在十字架的阴影下和耶稣共渡那磨难的时光;在耶稣生身的母亲马利亚被悲哀袭击,心像被利箭所穿而泪如雨下地望着十字架上的儿子、无罪的羔羊耶稣时,约翰搀扶着她。圣经说那时,耶稣看见母亲和祂所爱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的家里去了(约 19:27 )。约翰固然有出于天性心愿争先与主分享荣耀的表现,他也有在屈辱惨痛中与主同在,并分担祂痛忧的心。按教会史外传,他奉养马利亚,直到她离世,方才离开以弗所。当耶稣复活的喜讯,刚从抹大拉马利亚的口中说完, 约翰就和彼得拼命地往空墓跑去,他比彼得先跑到,往空墓一看就外出,及至彼得赶到,进入里面,约翰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寥寥的几笔,使约翰热切关怀主的形像跃然纸上。
7
及至他们看见复活的主,并领受了耶稣所应许的,从天而来的能力,圣灵充满那班彼此已认罪悔改,并重新献身的门徒后,约翰和彼得又双双地出现在犹太公会、圣殿门口, 无所畏惧,大有能力地传讲为人钉死并已复活的救主。约翰和彼得一样受威胁、被监禁、遭辱骂责打,但在官长和祭司吩咐他们不可再奉耶稣的名传道时,听他们在这样的事上说:「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约翰外形还是几乎原样,但内心大大改变了。他从施洗约翰的门徒转变为耶稣的使徒,深知确信耶稣就是旧约圣经所一直预示的,那要来的救主和君王,他又目睹耶稣受难被钉,及死而复活,耳中也仍回忆着耶稣升天时,天使所说的:「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再来。」又想起耶稣自己亲口所说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这个大喜的信息与荣耀的盼望一直支持着约翰。在罗马皇帝强制推行拜罗马皇帝像及兴起逼迫,发展壮大的基督教会时,许多使徒都殉道了。约翰的兄弟雅各是使徒中第一个被杀的,而约翰本人在窦米仙皇帝逼迫教会时被捕,灌以毒酒未死,又被下在油锅中,也未死,最后流放在爱琴海中荒芜不毛的拔摩岛上,那时他年事已高,罗马人以为这样可以断绝约翰对他人的影响, 谁知,他在拔摩岛上竟亲眼看见一系列的异像。将教会及世界的历史尤其是前景都显示了出来,以致留下了圣经的最后一卷启示录。约翰晚年更写了记述耶稣生平,主要突出耶稣作为神子一面的约翰福音及被称为爱的书信,即约翰一、二、三书,据教父耶罗米说,约翰在耶稣升天后六十八年,无病而终,时年一百岁,在他工作生活许多年的以弗所城中安息, 等候爱他的,也是约翰所爱的主耶稣,在基督复临时将他叫醒, 永远与主同在。
8
约翰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耶稣基督的救恩能将一个普通的人,不论是渔夫、工人、种田的改变为一个参与上帝救赎人类大计的人,从而使人生的意义更加深,人生的价值更广大;同时不论人原来个性、品德上有甚么缺陷,只要肯投身在耶稣脚下受教,他就会因着仰望主,效学耶稣而逐渐变化。约翰,这位一度像雷子般刚烈的人,也终于在耶稣真理的光照和爱的滋润下,变成宛如清晨饱含晶莹之露珠而向阳开放的鲜花。
9
相传约翰年老时,行动不便,但教会仍喜欢那位硕果尚存的使徒口中,复述他从耶稣所听得的话。一次用担架将他抬来,请他讲道,他们想这位德高望重,经历繁复的使徒必会传讲些非常深奥及新鲜的道理,但见他伸出微弱的手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主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约翰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恳挚的心传扬耶稣这条新命令, 而他也身体力行自己所传的。他虽只身一人,终生未娶,却事奉耶稣的生母,数十年如一日,直到马利亚离世,他奉行自己所教导的:「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悯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 3:17-18 )。
10
又有一个记载,说他曾引导了一个少年人信主耶稣,但在他因公远出时,约翰将他交给当地教会的一个领袖,请他代为照管。但不料他离去之后,由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由于该少年又受恶人的影响,终于失足成为匪首。约翰日后回来得知这情形,痛心疾首,吩咐人备马,欲亲自前往寻回这人生路上的迷途羔羊。虽众人鉴于他年老力薄及念到旅途劳顿,旷野盗匪出没,力劝他不需前往,他坚持要去,当他行近绿林为寇的少年之处,就大声、哀声地呼喊那人的名字,终于少年人忍受不住这召唤中所含蕴的力量,俯首低头出离森林,热泪纵横,再次悔改。而约翰即说:「我儿,我爱你, 我愿为你舍命」。从此少年真正走上新生之途,并在日后成为救人助人的力量。
11
约翰的名字是「神的恩赐」的意思,我们感谢上帝将约翰改变的经历及他的著作赐给世界,留给我们,更借着他的一生,将天庭最大的恩赐告诉我们,那就是主耶稣。约翰所写约翰三章十六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自己领受了,今天也传给我们。我们如果也接受了,就会与约翰一样蒙福,并得享上帝为爱祂之人所预备的天乡。朋友!愿主赐福给你和你的全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