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求完美的生命               
1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到两位年青人的信仰经验,第一位所要介绍的是宋恩荣,他是一位崇尚理性的经济学者,却因参加学运的缘故,改变了对理性的看法,终于相信了耶稣基督。
2
宋恩荣自小就与教会学校结下“不解之缘”,幼稚园至中学,都就读于不同的教会学校,但这种经历并没有令他接受救恩,反而因为目睹当年教会之间,天主教与基督教欠缺友善之表现,使他对教会没有太大好感。
3
自幼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的宋恩荣,对理性非常尊崇。他说:“过去我相信理性可以改善社会、改善自己的行为, 这是启蒙运动的传统。我相信人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达致此目标,故此我不觉得人有根本的问题,需要神的拯救。”
4
1970年宋恩荣在香港大学毕业后,便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至1977年返中文大学任教。在外国留学期间, 曾参加学运,在参与的过程中却让他反省到一批人性本质的问题。他说:“我在当中一方面看见人性高贵的一面,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可以作出许多牺牲;另一方面也见到人性丑恶的一面,当人因意见不同而起争论时,很容易对别人怀疑,别人的背景、动机……人会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文饰自己所做的事,那怕是甚为可怖的行为。”
5
这些体验触发他去反省一个问题:为何人这么软弱呢?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后来,他明白到这是“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于是,他开始对理性有不同的看法,认识到理性是有局限的。
6
这位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今天仍然尊重理性,但他会告诉你:“理性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但不一定都能回答所有问题,道德问题便不是理性可以回答的。”
7
1980年他认识了一些基督徒朋友,开始返回教会,阅读属灵书籍,不久便接受耶稣为他的个人救主。
8
四年前,正当香港前景最迷惘模糊之际,宋恩荣与一群基督徒发起成立第一个基督徒论政团体──基督徒守望社,以尽社会言责,经常举办专题聚会及在报刊选文,发表意见,渐受社会人士重视。
9
第二位所要介绍的是,曾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著名设计师蔡启仁,他认为在一个美术设计者的眼中,无论是生活的体验,或是透过美术的创作,都能引出人与神的关系。并且领悟出神的完美来。
10
这就是蔡启仁的信仰观和艺术观。
11
自小家境清贫的蔡启仁,小学四年级起便出来工作,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在油站当加油员,晚上念夜校。单调的油站工作, 使他觉得美术设计才是他真正的志向,于是便开始在这方面发展。
12
从事美术设计至今,不下干过七、八份工。但蔡启仁最喜欢的还是在教会机构里服务,用他的设计来事奉这位他所相信的神。
13
1973年葛培理布道大会在港举行,基督教“抉择月刊”应运而生,蔡启仁担任全时间的设计师。1976年浸信会出版社刚成立设计部,蔡启仁以他新颖的设计观念,使这个部门在教会圈子中颇见影响力。1977年他参加“香港设计师协会”比赛,更因一口气获得三个金奖、两个银奖、一个铜奖,引起行内人士的注目。当时他那具特色的成就是中文字体创作,后来更因此成为这方面的佼佼者。1978年天道书楼成立,蔡启仁曾经用六十六幅插图, 为“当代圣经”作插图设计,然后把这六十六幅插图制成福音书,结果风行一时。
14
现时蔡启仁自行开设了设计公司,虽然有替外面的机构承接设计的工作,但仍有四成工作是帮助教会设计的。播道会一百周年纪念,蔡启仁特别为播道会设计了一个由一百个信仰图案组成的纪念标志,以电脑点阵的方式排列,甚有创意。
15
蔡启仁回想当日参加教会的聚会,主要是受当时的女朋友, 今日的贤内助影响。那时蔡启仁十三岁,他太太十一岁,正是青梅竹马。四年后蔡启仁受洗加入教会,而他太太后来则进入了神学院,现在全时间事奉神。十四年的“马拉松”恋爱,十二年的婚姻生活,蔡启仁觉得他太太给予他很大的支持的激励。
16
从宋恩荣的理性反省,以及蔡启仁追求完美的生命,可以看到上帝是多么爱世间的每一个人。
17
无可否认,上帝对我们的爱越多,盼望也就越大。祂要求越多,赏赐也就越丰富。
18
圣经中除了明显的提到上帝所定的旨意,如圣经帖前4:3- 5,说“不要爱世界”,“因行善受苦”(彼前3:17)以及“被圣灵充满”(弗5:18)等等外;其他的真理、教训、劝勉、警戒。都说出上帝的旨意,是我们应当遵行的。
19
在新约帖前5:16-18提到追求良善时说:“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20
在这几节经文中,特别概括地指出上帝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定的旨意,我们如果能做得到的话,其他的也就容易做到。
21
而且这几样犹如一面镜子,可以对照我们属灵情况是否正确,是否在基督耶稣里讨神的喜悦。这三件事其实很简单。
22
第一.常常喜乐。须知,没有喜乐即表明没有信心,或仍活在罪里;至少是与圣灵脱节。有喜乐的人,表明他内心属灵的光景正确,是活在上帝的恩典和慈爱中。
23
第二.不住的祷告。常常喜乐,总有时会间断。但祷告却可以是不止住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一直与上帝交通,向祂请示,表明心意,发出赞美,就是工作忙碌时,也可以不住地仰望倚靠祂。
24
第三.凡事谢恩。这更能表明信靠和顺服上帝的心。并且相信万事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
25
如果我们能实行以上列出的上帝旨意,这对我们追求完美的生命,有很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