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基督无以伦比的吸引力               
1
1868年的一个冬日,约翰·马特森(John G.Matteson)敲开了一位丹麦移民,浸信会牧师纳尔逊(C.Nelson)的家门。年轻的马特森礼貌地问他是否可以进来坐一下,但纳尔逊却说:“不行”。
2
后来马特森告诉我们:“我为他感到难过。我安静地拿出圣经,站在雪地里开始诵读关于上帝的爱及在基督里甜蜜相交的经文。这位牧师最终被深深地感动了,便邀请我进去。我们一同流泪祷告,然后学习圣经。”就在那个晚上,纳尔逊接受了安息日会的信息,后来成为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牧师。
1
1. L. H. Christian, Sons of the North ( Mountain View, Calif.: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42), p. 130.
3
1853年,怀爱伦在描绘“上帝国度的荣耀和被钉十字架救主的无比大爱”时所表述的耶稣的爱融化了少年人埃尔伯特·莱恩(Elbert Lane)的心,引领他终生服事主。
2
2. 《评论与通讯》, 1881年8月23日, p. 143.
怀爱伦在1858年见过善恶之争的异象后,又提出了同样精彩的主题。基督的爱使战溪的会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动。
4
这一切都不足为奇。复临运动本来就是在注目耶稣时诞生的。“耶稣很快要再来”是米勒耳派的口号;“耶稣现在在做什么?”是大失望之后提出的问题; “祂在至圣所有必需要做的工作”是埃德森和其他人发现的答案,也是遵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向世界宣扬的信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息就是关于基督的信息,关于祂为拯救罪人已经成就的以及正在进行的事工。
5
令人惊讶的是,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多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不再仰望他们的主。1885年,即将成为全球总会会长的奥尔森,敦促要在尼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召开一次帐篷大会,谈到他们现在遵守的安息日过于律法主义,要重新接受基督的公义。
3
3. Michael McGuckin, “The Lincoin City Mission : A. J. Cudney and Seventh-day Adventist Beginnings in Lincoln, Nebraska, “Adventist Heritage, Summer, 1975.
在那段时期,除了奥尔森外,许多其他的牧师都在强调安息日的责任,以至于他们几乎忽略了自己与安息日的主之间的个人关系。怀爱伦经常谈论耶稣的吸引力,但是那些现在很熟悉、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如此有效的话语,人们却充耳不闻。当《评阅宣报》的作者谈到人是如何得救时,他谨慎地想要表达出正确的思想:我们是单靠基督得救的,没有人能靠自己的力量遵守诫命。但是好像少了什么,或者说,少了谁。基督成了一个教义,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他们的朋友。
6
教会正急需一些新美术家来描绘出基督的新形象。1888年,在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全球总会上,他们要在大会上公布出美术家所作耶稣的新画像。
7
“明尼阿波利斯。”
8
“1888年。”
9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上,上面这两个词就如丈夫和妻子一样密不可分。
4
4. 如需进一步阅读,请参见奥尔森,《从危机到胜利》和勒罗伊·爱德温·弗鲁姆,《命运的运动》 (华盛顿特区:评阅宣报出版社,1971年版),第237-268页。不幸的是,这两种说法都比怀爱伦的证言更为乐观。
他们认为这次大会和1863年及1901年的全球总会大会一样,是最重要的大会。然而与其他两次以教会组织和改组为主的会议不同的是,明尼阿波利斯的大会是以宣讲因信称义而得名的。
10
第二十七届全球总会大会于1888年10月17日至11月4日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召开,在雷克福斯角上新盖的本会教堂内举行。以现代的标准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大型的大会。当时全世界的教友人数只不过有两万七千人,而出席会议的代表也仅约有九十人。
11
许多议案都被提了出来,比如新宣教地的进展,工人的分配,城市布道,服务南海诸岛的船只,以及许多其他事项。这次大会讨论的所有日常事务到今天都已经被遗忘了,但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的是“主本着祂的大怜悯,藉着瓦格纳和琼斯长老给祂的子民送来了一道极宝贵的信息……这个信息提出了藉着相信那位中保而称义。它邀请人们接受基督的义。这义表现在遵守上帝的全部诫命上。”
5
5. 怀爱伦, 《教会证言》 to Ministers, pp. 91, 92.
12
然而不幸的是,这并不是关于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的全部记忆。怀爱伦也写道:“我蒙(上帝)指示,在明尼阿波利斯会议的可怕经历是相信现代真理之人历史上最悲伤的一章。”
6
6. 怀爱伦, 信件 179, 1902, in Olson, Through Crisis to Victory, p.39.
13
1888年的明尼阿波利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上本是另一个伟大的机会,就像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老底嘉的呼吁一样,信徒们只接受上帝所赐的一部分而拒绝了另一部分。这位充满期待的父亲要再次忍耐等候祂犹豫不决的孩子们。然而,1888年的应许至今仍然为我们存留。
14
为这次大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两个人(刚刚提过的“美术家”)是阿朗佐·琼斯(Alonzo T.Jones)和埃利特·瓦格纳(Ellet J.Waggoner)。琼斯长老1850年生于俄亥俄州。二十岁时,他应征入伍,服役三年,有一段时间曾在瓦拉瓦拉大学附近的军营中受训。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历史,圣经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刊物。退伍后,万·霍恩(I.D.Van Horn)牧师为他施洗,后来与牧师妻子的妹妹结了婚,不久便蒙召与瓦格纳一同做《时兆》的编辑。1886年,他和瓦格纳又合作编辑了《美国哨兵》杂志,就是《自由》杂志的前身。琼斯对教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预言的实现有着浓厚的兴趣。
15
瓦格纳长老生于1855年,在纽约贝尔维尤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学位(与凯洛格医生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后来在战溪疗养院当过医生。几年后,他离开医学投身于福音事业,1884年加入《时兆》杂志工作。
16
与此同时,1882年的一个阴天,在加州希尔兹堡附近的一次帐篷大会上,瓦格纳长老得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经验。他坐在会场最靠边的座位上。“突然,”他后来写道,“有一束光照在我周围,我感觉整个帐篷好像被正午的太阳照得光耀夺目。我看到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我而钉。就在那一刻,我的确信如洪水一般向我袭来:上帝爱我,耶稣是为我而死。”
7
7. 瓦格纳,《信仰的告白》,第5页,副本存放在安德烈大学怀雅各图书馆文物室。
这个美妙的保证一定对他未来的事业有了决定性的影响。
17
瓦格纳与琼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琼斯又高又瘦,瓦格纳则小巧灵活。两个人都成为了出色的演说家,也成为了想法一致的密友。有一次,他们受邀在同一个教堂前后两周作安息日证道,后来他们很惊讶地发现他们讲的竟是一个主题。
8
8. 琼斯,在瓦格纳的葬礼上布道,《聚集呼召》,1916年11月,副本保存在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
18
稍后我们将要看看他们在明尼阿波利斯大会上所提出的信息,但首先让我们问一下当年的代表不能接受这个信息的原因。
19
首先,正如开始时我们已经指出的,这是对基督的一种重新的强调,或至少是一个更新的概念。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个信息是否确实是关于耶稣的真理。瓦格纳的讲道(他是这一方面的主要演讲者)被视为对《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律法”的解释。他的目的是要显明人得救是因为基督的义,而不是靠遵守律法。对于这个基本概念大家都能接受。
20
但是为了延伸他的主题,瓦格纳将一些被许多复临信徒视为仪文律法的经文解释为了道德律法。比如,加3:24,25提到“训蒙的师傅”的律法把我们带到了基督面前,但因为信心来了,所以“我们就不在律法以下。”多少年来,安息日会的布道家一直把这里的律法理解成仪文律法,但是如今瓦格纳却说它是道德律,也就是十条诫命。
21
或许可以理解听众中有些人起初并不知道他的想法,而以为他要贬低安息日, 但这不能作为他们充满敌意的借口。怀爱伦后来写道:“很多人不再仰望耶稣,多少年来,教会只看人……而不仰望耶稣。”
9
9. 怀爱伦, 《给传道人的证言》, pp. 92, 93.
然而,瓦格纳在谈到律法的时候,讲了很多关于耶稣的事情。许多听众就觉得他讲耶稣讲得太多了。他们承认世人需要知道基督,但是现代真理是第四条诫命。我们若不强调这一点,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不守安息日也能进天国了。
22
因此,瓦格纳所强调的耶稣(与律法的关系)是他们所不熟悉的,所以引起了他们的猜疑。然而,他所强调的其他耳熟能详的事,也引起了争论。这就是辩论的精神。在今天神学辩论已经很少见,但是在一个世纪前却很盛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布道家对于安息日和人死后的状态有完全与圣经一致的立场,辩论的时候几乎可以击败任何人。这些辩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吸引了很多人来,并引领多人受洗。
23
24
但是他们也养成了一种好斗的本性。 在1888年全球总会大会上有些代表没有安静地和瓦格纳讨论他的讲题,反而向他发起挑战,要和他辩论,但他和琼斯都拒绝了。他们说他们不是为了辩论而来,乃是要研究圣经,传讲耶稣。尽管如此,那些人还是派一位牧师召集了一次聚会,讲道驳斥他们的立场。
25
在随后的聚会中,瓦格纳和琼斯回答问题的态度给很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6
他们没有辩论。瓦格纳走上讲台,翻开圣经,读了一大段表明他所强调的关于耶稣的真理是正确的经文。弟兄们以为他读的只是证道前的主题经文,于是不耐烦地等他读完。但是当他读完之后,就坐下来了,没有加上一句自己的话。然后琼斯站起来,又读了另外一段圣经,之后坐下。两个人就这样轮流读经,直到读完了十六段。然后直接祷告散会,仅此而已。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
除了辩论的精神和新的强调之外,这次会议上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来自加州的这两个人与反对他们的战溪领袖之间的年龄差。当年的全球总会会长是五十四岁,乌利亚五十六岁,而琼斯只有三十八岁,瓦格纳是三十三岁。
28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代沟。怀师母坚定地站在瓦格纳和琼斯的立场上。她是大会中最年长的,时年六十岁!
29
但是另一个引起误解的原因是瓦格纳和琼斯自己的错误,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30
他们觉得他们对因信称义的理解简直太绝妙了,以至于他们在明尼阿波利斯大会之前,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本有关因信称义的书,并在《时兆》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他们明知他们的理解与全球总会会长以及编辑乌利亚有明显分歧,但是他们有真理,关于耶稣的真理,他们必须要传给大家,不管战溪的那些“老家伙”怎么想。
31
如果他们当时表现得再智慧一点,就可以为自己和教会省去不少麻烦。但结果却是他们使年长的教会领袖对他们甚为忧虑——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年长的人对1888年他们在明尼阿波利斯会上所说美好的道理听不进去的原因。
32
当瓦格纳和琼斯将他们的新观点刊登出来时,怀师母正在欧洲。“我要毫不犹豫地指出你们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她写到,“你们在人们面前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随意公开发表不同的观点和学说,因为你们就是这么做的。这将会产生你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后果。”她总结道:“我们必须在世人面前发表一致的立场。撒但看到安息日复临信徒中间有分歧会很高兴的。”
10
10. 怀爱伦, 《给作者和编辑的勉言》, pp. 75,76.
33
但并不是参加明尼阿波利斯大会上的每个人都拒绝了这个信息。决不是!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一段令人振奋的新经历的开始。例如,有一位代表回到他威斯康辛州的教会后,对因信称义的道理感到非常兴奋。会众中有一位农夫受他热情的影响,立刻卖掉农场,捐了一大笔钱给教会,并成为了一位传道人。一位去明尼阿波斯开会时曾“充满偏见”(用祂自己的话说)的年轻牧师,听了这一系列美好的讲道时惊喜万分。他跑到教堂附近的森林里,用整个下午与上帝亲近,查经,然后接受耶稣为他个人的救主。哈斯凯尔长老和路易斯·约翰逊(Louis Johnson),克里斯(J.O.Corliss)和其他几位也得到了极大的赐福。有一位牧师,或许还有别人,发现他们与耶稣的关系与原来如此不同,以至于他们要求重新受洗。
34
此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些在1888年大会时立场错误的代表们做出了诚恳的忏悔。乌利亚牧师就是其中一位。在1891年怀爱伦去澳洲之前不久,他不仅私下向她和其他人道歉,还站在帐篷大会的会众面前对他在明尼阿波利斯所犯的错误公开认罪。那实在是需要勇气的!
35
许多信徒对这新信息的反应如饥似渴。瓦格纳长老,琼斯长老与怀师母在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大会后的一年中在许多地方教会,传道训练班和帐篷大会中举办了奋兴会。在大会休会期间,怀师母经常同他们两人中的一位或者两位访问战溪(七次)、波特维尔、得梅因、南兰卡斯特、布鲁克林、华盛顿、威廉斯波特(两次)、纽约(两次)、芝加哥、渥太华、韦克斯福德、卡拉马祖、萨吉诺、科罗拉多州、希尔兹堡与奥克兰。这些并非是普通的探访,而是很消耗精力的艰难工作,讲道、呼召、劝告、勉励、祷告,直到敌意消除,流泪认罪,重新握手言和,脸上因重生而现出得胜的光彩。马萨诸塞州南兰卡斯特一个系列聚会最后一晚的(星期五晚上)见证聚会持续了几个小时。怀爱伦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彻底的奋兴会,而且也没有不必要的激动情绪。”她在1889年7月
11
11. 《评论与通讯》, 1889年3月5日, p.146.
说:“在全球总会大会后的每次聚会,人们都热切地接受基督的义的宝贵信息。”
12
12. 《评论与通讯》, 1889年7月23日, p.466.
几个月后:“他们(那些参加1889年全球总会大会的人)说过去的一年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
13
13. 怀爱伦, 《信息选粹》卷一,pp.361,362.
36
琼斯长老很快就被尊为本会的神学家。瓦格纳长老被派到英国做海外布道士, 很受人尊敬。
37
的确,非常奇妙的是,教友人数以平均每年增加10%的速度激增,尽管教会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但到1901年,其增长仍几乎是1888年总数的三倍。
38
很多人都期待着晚雨圣灵的沛降,期待着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事实上, 怀爱伦写道:“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乃是赐予圣灵的时期……这是晚雨的时候。”
14
14. 怀爱伦, 《给传道人的证言》, pp. 511,512.
39
我们讲的背景太多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888年的信息本身。
40
正如我们曾说的,瓦格纳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讲道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怀爱伦热情而感动地将其概括为“基督无比的吸引力”。
15
15. 怀爱伦, 手稿5, 1889, in olson, through crisis to victory, p. 48.
41
今天我们没有瓦格纳所讲的具体内容,但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他在大会前后出版的书,就可以大概得知他所讲的是什么内容。其中一本书是《基督与祂的义》。
42
整本书都在讲耶稣。就“救主”这个词最完整的意义来讲,基督是我们的救主。人无法靠除祂以外的名得救。耶稣充满了上帝的完全,祂也渴望用神圣的能力来充满我们(西2:9;弗3:19)。
43
这位奇妙的耶稣愿意白白赦免我们一切的罪,并且给我们披上祂的义袍。祂要赐给我们的义并非人所想象的。上帝不会饶恕我们后还让我们依然故我。上帝“不是给罪披上外衣,而是把罪带走……罪的赦免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仅仅是涂抹天上册子上的记录……罪的赦免是事实,是很明确、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当他被赦免时,罪人就变成了新造的人。”
16
16. E. J. Waggoner, Christ and His Righteousness (Oakland, Calif.: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Company, 1890 [Facsimile reproduction, Nashville, Tenn.: Southern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72, p.66, Another of Waggoner’s works, The Glad Tidings, published originally in 1900, was republished in an edited edition in 1972 by the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44
但是瓦格纳提出,也许你觉得自己不配,以至你不能相信上帝会接纳你做祂的儿女。
4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问道:“一个人会拿走他已经买下来的东西吗?”
46
如果一个人去店里买东西,问了价钱,付了款,他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不拿东西就走了呢?瓦格纳问道。当然不会。他既然付了钱,就必会拿走所买的东西。他付的钱越多,就越肯定会拿走他所买的东西。耶稣已经为我们付了钱。祂付出了最高的价钱——“基督的宝血”(彼前1:19)。事实上,“祂为我们舍了自己”(多2:14)。因此,瓦格纳总结道:你可以放心,祂一定会接纳你!
47
但祂为什么要为一个如此不配的人付上重金呢?瓦格纳的回答是:正因为你一文不值,祂才将你买下。这样在祂改变你之后,就能把毫无玷污的你呈现在宇宙面前,祂就可以因祂在你里面成就的奇妙改变而欢欣。
17
17. 瓦格纳,《基督和祂的义》, pp. 69-73.
48
因信称义不仅是赦免,也是胜过罪。耶稣在祂的人性中过着公义的一生。 “只要你愿意的话,你也可以拥有祂所有的能力,”瓦格纳接着说,“对于基督徒来说,这种可能性是多么美好啊!……无论撒但怎样袭击祂,在祂肉体最软弱的时候攻击他,祂都可以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被上帝的大能所充满。”远比撒但强大的基督必一直住在基督徒的心里。“因此,尽管当他看到撒但的攻击就像坚固堡垒一样,他(基督徒)也可以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18
18. 同上, pp. 29-31.
49
奇怪的是,很多基督徒发现,有时候祷告求主帮助胜过他们的罪,甚至比不祷告时更容易犯罪。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做错了什么?
50
瓦格纳解释说,他们错在将他们的困难告诉上帝之前,并没有先想起祂的应许。为我们的困难祷告只能叫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软弱上,使我们变得更软弱。要得到真正的帮助,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上帝的大能和应许上。瓦格纳说,一个受试探的基督徒至少可以记住这个应许:“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因此,他可以在祷告一开始就引用这个应许,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应许上。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充足的信心。
51
瓦格纳接着说:“我们要记得,如果上帝应许了什么,那就等于已经实现了。所以……我们已经将这胜利看为属于我们了,并且要开始为那‘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而感谢上帝。当我们的信心紧紧握住这些应许并使他们成真时,我们就不得不赞美上帝奇妙的爱。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完全脱离行恶,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19
19. 同上, pp 78-84.
52
关于瓦格纳所讲的内容,我们先告一段落。在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的大会上,怀爱伦也经常讲道。她在10月13日安息日下午的讲道特别有助益。
20
20. 这篇讲道在奥尔森,《从危机到胜利》,第246-256页中。
她引用的经文是“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她的信息是我们应该行公义,应该训练我们的心思意念,去看,去思考上帝对我们的慈爱。这正和瓦格纳所讲的不谋而合——思想上帝的应许,而非我们自己的问题。
53
她问,莲花是如何出淤泥而不染的?因为它只从环境中选择能使自己成为洁白莲花的东西。同样,她劝告与会代表们:“不要谈论这世上的罪孽和邪恶,而要提升你们的思想,谈论你们的救主……谈论那些能给心灵留下良善印象的事情。”
54
她说,如果你正处于灰心的地下室中,不要抱怨黑暗。抱怨不能使灯亮起来。要从地下室走上去!“出来吧,从黑暗中出来,进入上面光明的大厅,那里有上帝容颜的明光照耀。”
55
也不要抱怨生命中的荆棘和蒺藜,只需要采撷花朵。“我们要思考令人鼓舞的事。”
56
“要让人听见耶稣为我们做了何等的大事。”
57
58
瓦格纳长老指出:当基督徒接受上帝的应许时,他们就因信称义了。怀爱伦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希望你抓住上帝丰富的应许,将这些应许挂在你记忆的厅堂里……我真希望上帝的这些应许在记忆的墙面上成为活生生的画面,这样你们就可以观看了。你们的心就会被祂的恩典所充满,你们就会高举耶稣。”
59
当怀爱伦以下面这段话结束讲道时,所有的会众都沉浸在了安静的喜悦中:“哦,我爱祂。我爱祂,因为我的爱在于祂。我在祂里面看到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我渴想将来能通过城门进入城内……但愿你们训练口舌与心赞美祂,谈论祂的能力与荣耀……愿上帝帮助我们更多地赞美祂,使我们无暇无疵。”
60
在另一次主要的讲道中,
21
21. 同上, pp. 260-269.
怀爱伦谈到基督正在天上圣所中工作,为我们赎罪。她说,我们应该藉着与祂一同进入天上圣所来洁净我们自己“心灵的圣所”,承认我们的罪,凭信紧握祂的臂膀。
61
62
与耶稣保持这样的关系,不仅能得到宽恕,还能得到战胜罪的力量。“我们听到很多借口,”她在这次讲道中说。有人说“我们无法做到这个或那个,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她问。“你的意思是在髑髅地上为我们罪人献上的祭物不够完全?还是所赐给我们的恩典和能力不够多,不能使我们脱离自己天生的缺陷和罪性呢?”
63
(这是很多安息日会信徒难以相信的美妙应许。十六年之后,1904年,怀爱伦哀叹地说:“很多名字记在教会名册上的人还没有真正的改变……他们声称接受基督为他们的救主,但他们不相信上帝会赐给他们力量去战胜他们的罪。”
22
22. 怀爱伦, 《评论与通讯》, 1904年7月7日, p. 7.
64
1888年之后不久,怀爱伦出版了《喜乐的泉源》。在这本书中,她继续解释了因信称义及其原理。
65
比如,当讲到上帝赦免罪的完全与美好时,她说:“如果你献身给祂,接受祂为你的救主,你以往不管有多大的罪孽,上帝必因基督的缘故称你为义。基督的品格代替了你的品格。你被接纳到上帝面前,就像没有犯罪一样。”
23
23. 怀爱伦, 《喜乐的泉源》( Mountain View, Calif.: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 1908, 1956), p. 62.
66
这是不可思议的,但还不止于此。我们可以天天数算上帝的爱,不用为我们的救恩担心(得救的路就是因信称义,而非因忧虑称义!)她写道:“我们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忧虑担心自己是否得救的问题。”
24
24. 同上, p. 72.
67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了?不,有件事我们必须做。这也是瓦格纳长老和怀爱伦在1888年所强调的。我们必须选择去思想和谈论祂的应许。“要把你的心交给上帝保守,信靠祂。要谈论耶稣,默想耶稣……要抛开一切疑惑,驱除你的恐惧……要安息在上帝里面……如果你将自己交在祂手中,祂就会藉着爱你的救主,使你得胜有余。”
25
25. 同上
68
圣经不是说基督徒应该警醒,努力和祈祷吗?不错,正如太26:41和路13:24所说。但是在1892年,怀爱伦告诉复临信徒不是要过多地去反抗罪,而是要努力思想耶稣。“我们需要警醒,努力,祈祷,不要让任何事物引诱我们去侍奉别的主。因为我们随时都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要注视基督,祂就会保守我们。仰望耶稣,我们就得平安……只要我们时常仰望祂,我们‘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2:18)。”
26
26. 同上
69
强调基督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犹如吹进教会的一阵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