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底嘉!               
1
我们上面所讨论过的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即1860年10月的一个早上,休伊特提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四年前,守安息日的基督复临信徒就已经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他们是在1856年10月从圣经中找到的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与今天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着直接的关系。
2
正如一开始我们所见到的,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视自己为一群有目标的人,一个有天命的运动。根据经验和预言,他们相信他们拥有末世的现代真理。他们从这一切推理出结论:他们正是末时的真教会。他们是现代旷野中属灵的以色列人,正在从象征“巴比伦”的埃及向基督复临时的新天新地前进,途中恢复了真正的安息日,就像古以色列人途经西奈山时恢复了安息日一样。他们是先知以利亚;《玛拉基书》曾应许“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他要在背道基督教的迦密山上恢复对上帝律法的忠诚;他们是《启示录》中的第六个教会“非拉铁非”,弟兄相爱的教会。
3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有很多来自各地的信徒给《评阅宣报》来信,表达他们因不断得到清晰的真理亮光而满心赞美。在过去,很多美国人认为他们都应该守圣日,尽管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做。当对大失望后的复临运动的偏见逐渐消失时,便有大批悔改的人涌进教会。怀雅各兴奋地统计着不断激增的教友人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的头两年,信徒人数从几十人飙升到约两千人。
1
1. 《评论与通讯》, 1852年5月6日, p. 5.
4
我们在第十七章中提到过这种快速的增长。现在我们需要看看在这人数快速增长时所有的属灵损失。几年之后,怀雅各在评论中写道:“在信徒人数增加的同时……却没有在成圣或圣灵恩典中相应的长进。”
2
2. 《评论与通讯》, 1858年1月14日, p. 77.
5
甚至有不少正式的牧师放弃传道而去务农,莫尔斯和劳伦斯便是其中两位。在一些物质主义领袖的鼓动下,许多教友更关心他们经营的生意,忽略彼此,甚至互相产生了猜忌。曾经那些由传道人组建的聚会点逐渐消失了。《评阅宣报》办公室里堆积了成千上万的单张和小册子无人问津。印刷厂负债累累,几乎没有人关心。虽然那时没有杀人抢劫的事情发生,但是作为要预备变化升天并宣称每周要守一整天为圣的一班人来说,他们的情形就很糟糕了。
6
人们会不故意地把部分责任归咎于怀雅各本人。有人批评说他所宣讲的道理都是来自他太太的幻想。他听后很受刺激,遂从《评阅宣报》中几乎删去了怀爱伦的一切内容。他的目的很崇高。他要让那些慕道友明白:安息日,圣所和人死后如睡眠的道理都是圣经的要道。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怀爱伦的异象也出现得没有那么频繁了。教会也因此基本上失去了她的属灵帮助。
7
从罗切斯特搬到战溪后,当地的教友在他们的小教堂召开了一次会议。他们诚恳地认罪,甚至将他们的名字刊登在《评阅宣报》的认罪专栏中,并投票决定要承担继续出版怀爱伦最近劝勉的费用。就这样,出现了第一本为教会做的见证集,即《教会证言》卷一。在1855年末以十六页的小册子形式出现,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又逐渐增加了三十六个证言,都装订在现今我们所熟悉的九卷《教会证言》中。
8
在《启示录》中,约翰蒙指示写信给七教会。七教会代表从约翰的时代到基督复临之间基督徒经验的七个阶段或七个时期。米勒耳派恰当地将第六个教会,也就是“非拉铁非”,弟兄相爱的教会来代表他们自己。在大失望之后,米勒耳派信徒接受了安息日和圣所的道理,享受着热情的基督徒团契。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非拉铁非,并称其他复临教会的信徒为第七个教会,老底嘉教会。
3
3. 请参见1850年11月第一期《评阅宣报》第7页中的社论。
“不冷不热”一词,以及“我是富足……一样都不缺”的话,好像正适于那些认为没有安息日和预言之灵的道理也没关系的信徒。
9
但是随着他们自己灵性的逐渐退步,那些更为虔诚的信徒感觉到那些守安息日的人越来越配不上“非拉铁非”了。有些家庭在言谈之间透露出他们的不安,很可能他们自己就是老底嘉教会。
10
在《证言》卷一结尾的地方,怀爱伦引用圣经里给老底嘉的信息向大家呼吁。
4
4. 怀爱伦,《教会证言》卷一,p.126.
不幸的是,人们虽然赞赏她所说的,但在当时却收效甚微。1856年5月,她写下了一个关于复临信徒家庭效法世界之罪的异象。在战溪的信徒听到这个异象之后,一致通过将这个异象发表出来。当年八月,包含这个内容的《教会证言》卷二已经出版并分寄各地。虽然对一些人有帮助,但是也和卷一一样,并没有达到什么效果。
11
十月(请记住这个月份)出现了突破。那时,怀雅各在《评阅宣报》上推出了严密论证的系列文章,用圣经力证: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末时的真教会,毋庸置疑地已表现出了《启示录》中第七个教会,不冷不热,骄傲自满之老底嘉教会的特点。
5
5. 怀雅各的文章,信件以及其他人的文章,彼此的影响都可以很容易地在《评阅宣报》1856年10月16日至以后一年的评论中找到。请参见怀爱伦,《属灵的恩赐》,第二卷,第222-240页。
12
这个在成长中的孩子竟然多了这么一个名字。
13
圣经证实了他们自己所担心的和怀爱伦异象中所见到的。读者们的反应非常热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不到两千的订阅用户中,有大概三百多人都来信感谢怀雅各当时的仗义执言,并且表示他们愿意谦卑地认罪,重新献身给主。于是真正的复兴开始了,信徒也频频取得胜利。
14
怀爱伦在这次复兴中功不可没。她所写的证言为这次复兴铺平了道路。在她和丈夫一起旅行各地布道的时候,她还见过几次异象,使老底嘉教会的信息适应当地教会的需要。在沃坎——还记得这是怀氏夫妇在那年十二月到访之地——耶稣敲门的那幅老底嘉教会的图画让玛丽·拉夫伯勒痛哭流涕地说:“我打开心门,主耶稣啊!请进来!”
15
1857年的另外两个证言进一步证实了怀雅各的观点。在一次异象之后,怀爱伦说,她看到人们需要从他们的心门中清除掉一堆堆的“垃圾”,诸如与弟兄的纷争,贪爱物质的享受,奢侈的生活,坏脾气等等。她也同时注意到了对老底嘉的应许。她欢呼道:“这个应许实在是太宝贵了,正如我在异象中所看的那样!‘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6
6. 怀爱伦, 《教会证言》卷一,p.143.
16
写给老底嘉的书信充满了应许,也有耶稣基督的同在。耶稣形容自己为“真实见证的”,并指出自欺之老底嘉信徒的真实状况。耶稣说他们不冷不热。他们需要金子,白衣和眼药。耶稣,这位“天国的推销员”叩门推销着这些东西。耶稣愿意进来和我们一同坐席。最后,耶稣也应许,每一位得胜的人都要“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
17
但是有些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们必须把门打开。耶稣不会在我们不愿意的时候擅自闯入。我们也必须“买”祂出售的东西。我们可以“不用金钱,不用价值”买到基督的义(赛55:1),但是如果不舍去自己的所有,就没有人能做耶稣的门徒(路14:33)。
18
在第二个异象中,怀爱伦见到两组守安息日的人对这个信息所有的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组是漠不关心的,“上帝的天使就离开了他们。”另一组接受了这个信息。他们急切地清除了心里的垃圾——但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苦苦哀求上帝的能力。他们得胜了!他们胜过了批评,自私,猜忌,如同军队一样稳步前进。他们被晚雨浇灌,非常成功地向世界作了见证,并很快就要迎见耶稣的第二次降临。
7
7. 同上, pp. 179-184.
19
这是多么荣耀的机会啊!
20
他们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那些守安息日的信徒在厨房,谷仓和小教堂里聚会,彼此认罪,寻求宽恕。父母和孩子坦诚地解释彼此的误会,不再疏远。人们本着信心甘心奉献,使印刷厂的沉重债务变成了令人开心的盈余。受洗人数也增加了。整个运动似乎充满了流泪痛悔的脸颊和离罪向善的灿烂笑容。老底嘉教会降服于主,在主面前悔改,在新的生活方式中喜乐,每天等待晚雨降下。
21
让耶稣进入我们的内心就如同领受圣灵,因为圣灵就是基督的代表。当人们把“基督”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圣灵就会充满他们,为迎接晚雨做好准备。
22
如果说他们全都悔改了,是不完全准确的。许多信徒仍对此漠不关心。还有人问:“为什么某某兄弟或姐妹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呢?”一些人坚持独立自主,拒绝相信领袖。晚雨延迟了。连那些热心的人,也只是在做出了一些改变之后就满足而停滞不前了。
23
1859年7月15日(请再次注意这个日期)的一次异象揭示了问题所在:“当他们没能看到这有力的工作在短时期内完成时,许多人就丧失了这信息的效应。”怀爱伦评论说,“我看到这信息不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完成它的工作。”
8
8. 同上, p. 186.
24
上帝似乎有意使兴奋的情绪消退,以便让祂的子民坚持原则而不是感情用事。上帝总是如此。怀爱伦解释说:“为要免得祂的子民陷入自欺起见,祂就给他们时间,让兴奋冲动都消磨掉,然后试验他们一下,看他们是否要顺从那‘真实见证者’的劝勉。”
9
9. 同上, p. 187.
25
显然,预备复临信徒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接受晚雨的工作,不可能仅在一个通宵祷告或几周的培灵会中完成,而是需要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潜心寻求主,直到品格成熟达到光明的更高境界。
26
如果适当的改革尚且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那么晚雨的倾降岂不需要很多年了吗?
27
在刚才所引用的证言中,有这样令人震撼的话语:“上帝已经给了这个信息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它的工作。”
28
1859年7月,怀爱伦写下了这些话,距老底嘉信息第一次传到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还不三年时间。这可能吗?是否真地意味着在1859年7月之前,上帝所爱的犯错的门徒本可以靠着祂的恩典,将生命里所有的垃圾都除净,得胜罪恶,像五旬节那天一样被圣灵充满,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惊人成功向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作见证呢?1859年7月之前?